html模版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摘 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手段、要素條件和組織方式,使傳統經濟模式變革具備瞭現實基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發展方式轉變形成瞭歷史性交匯,這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難得機遇。

[關鍵詞] 創新驅動﹔科技革命﹔經濟轉型

[中圖分類號] D63 [文獻標識碼] A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論斷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脈相承,既是繼承,也是發展,是對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方向、路徑和著力點的精辟概括。深刻認識理解這一重要論斷,關鍵要做到四個“準確把握”。

一、準確把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豐富內涵

(一)科學技術轉化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他強調,“科技成果隻有同國傢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總書記提出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調瞭隻有轉化的科學技術才能成為現實生產力。把握這些論述的實質,有必要探究“創新”的內涵,辨析清楚它與科學和技術的不同。

科學(Science)過去屬於哲學的探究范圍,主要任務是發現(discovery),也就是主動發現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是一種“求知識”或“求智慧”的活動,可以沒有任何實用性的目的。

技術(Technology)是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的知識,它的任務在於發明(invention),也就是生產某種新物品或研究某種新方法。

創新(Innovation)是指一個新的想法或新的發明變成商業化成果的過程。它的任務在於創造價值(Value creation)。一般認為創新是一種經濟行為。它的內涵十分豐富,既包括科技創新,也包括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工藝創新、品牌創新、制度創新、理論創新等等。

科學、技術和創新是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不能簡單等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是創新的重要來源,但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實現創新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建立傳動機制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創新驅動發展的內涵十分豐富,其中“創新”是著力點,就是要掌握核心技術,鼓勵原創突破,激發新思想和新探索。“發展”是落腳點,就是要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實現更高質量的持續健康發展,進而邁進現代化國傢行列。“驅動”是關鍵點,就是要建立一個傳導機制,讓著力點和落腳點真正聯動起來。

近年來,我國研發投入增長迅速。200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2450億元,佔GDP比重僅為1.32%,到2014年,投入規模已達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是2.04%。10年間,總量增長瞭5倍多,現在已位居世界第二位。相對於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傢的地位和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來講,這個投入水平和增長速度已經十分可觀瞭。在此支撐下,我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取得瞭巨大成就,很多科技領域已逐步實現從“跟隨”向“同行”和“引領”的跨越。但也要承認,還有不少科技成果脫離實際、束之高閣,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推動創新實現價值的鏈條上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的關卡,包括產業、市場、人才、教育、財稅、金融、政府考核等方方面面。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破除這些體制機制障礙。解決這個問題不能隻在科技體制內部“打轉轉”。應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理順“驅動”機制。要堅持科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還要建立起讓這“三鏈”聯動運轉的政策鏈,將創新擺在經濟工作的核心位置,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創新的制度體系。

二、準確把握大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規律

(一)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的更高級階段。美國著名經濟學傢邁克?波特在對幾十個國傢的競爭優勢做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將各國經濟發展分為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等四個階段。相比較而言,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的最佳狀態。

按照波特“四個階段”理論,我國現在正處於從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跨越的重要階段,完成這個“跨越”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至關重要。

從國際經驗看,完成這個“跨越”也並不容易。上世紀60年代,全世界有101個經濟體進入中等收入行列,到2010年邁入高收入國傢行列的隻有13個。拉美和東南亞一些國傢,早早成為中等收入國傢,但卻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沒能及時跟上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導致增長動力不足,勞動生產率提升緩慢,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這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認真借鑒反思。

(二)創新驅動是大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縱觀美、英、德、日、韓等國傢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創新驅動發展是大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國成功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的秘訣都是順應技術趨勢和經濟規律,主動求變、勇於創新。概括來看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首先,大國崛起都抓住瞭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如,英國抓住第一次科技革命機遇,成為世界霸主﹔德國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機遇,趕超英國﹔美國是電力革命的趕超者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引領者,這使它成為近百年來的世界第一強國﹔日本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韓國抓住20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快速發展的機遇,使信息技術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創造出“漢江奇跡”等等。

其次,大國崛起都順應瞭發展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創新。以往的實踐表明,每一次經濟危機後都伴隨著創新創業熱潮。實質上就是經濟發展約束條件強化,倒逼瞭國傢的創新轉型。比如,上世紀70年代,資源極度短缺的日本面臨石油危機嚴峻挑戰,它通過大規模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成功實現瞭產業結構高級化,推動瞭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第三,大國崛起都突出瞭制度建設引領創新轉型的戰略關鍵。如,英國早在1624年就明確瞭專利規則﹔德國在二戰時期就引入國傢標準體系並建立瞭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雙元發展”的先進體系,為戰後再次崛起奠定瞭堅實的基礎﹔美國註重營造創新創業文化,立國不久就頒佈瞭《全民教育法案》﹔韓國在轉型期間設立瞭企業技術研究開發預備金等一系列支持創新的財稅制度,並在1990年出臺瞭《戰略部門技術開發計劃》。

三、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手段、要素條件和組織方式,使傳統經濟模式變革具備瞭現實基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發展方式轉變形成瞭歷史性交匯,這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難得機遇。

(一)生產和組織方式將會發生深刻變革,有助於我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關於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論述非常豐富,代表性的觀點有:

一是美國著名趨勢學傢傑裡米?裡夫金提出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標志性產業是分佈式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

二是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編輯麥基裡認為,制造業數字化將帶來生產方式變革,推動形成“第三次工業革命”,標志性產業是3D打印。

三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兩位教授(埃裡克?佈林約爾鬆和安德魯?麥卡菲)提出人類將進入第二次機器時代,他們強調,第一次機器時代的創新延展瞭人的肌肉力量,第二次機器時代將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整合和拓展人的智力資源,從而帶來生產生活效率的指數級增長,標志性產業就是智能機器人。

同時,德國提出“工業4.0版”,蘭德公司發佈《2020年的全球技術革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面向2030年的生物經濟施政綱領》,這些都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趨勢提出瞭預判。

雖然眾說紛紜,但總體上可以判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通過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和廣泛滲透,引發新能源、生物、納米、新材料等領域發生群體性技術突破,從而催生一批新的產業,並帶來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的深刻變革。特別是,制造服務化、智能化、生態化,組織網絡化、分散化、個性化等產業變革,將催生新的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抓住這次機遇,將有助於我國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的競爭力。

(二)資源、環境、健康等問題可望有效緩解,有助於催生可持續發展新引擎。綠色、低碳、健康、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題,這也是我國化解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關鍵。比如:可再生能源革命將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和環境問題,如果能夠實現光伏、風電、能源互聯網等的大規模應用突破,將為我們破解能源和環境瓶頸制約,提供“一箭雙雕”的解決方案。

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革命不僅能制造出新物質,而且也將大幅度提高物質資源的利用效率,如3D打印、超材料等技術突破,將大幅減少物料消耗,對解決我國工業化中的資源環境約束具有重大意義。

生物技術革命將引發醫療、健康等領域的深刻變革,也在技術層面為“看病難”、“看病貴”、“老齡化”等社會問題提供瞭解決良策。這幾年,基因測序從科學概念發展到瞭大眾應用,推動瞭精確醫學發展。原來耗時10年、花費30億美元的人體基因測序現在隻需要1周、花費在1000美元以內。這類技術的普及發展將推動醫療從“治”到“防”的根本性轉變,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基於基因測序的結果,全面預判自己的健康信息,從而達到傳統中醫講的“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三)開放創新、開源創新快速興起,有助於培育轉型發展的新優勢。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滲透發展,使得創新活動的傳統邊界逐漸消融,如果說工業時代,以科研精英為主體的創新是“創新1.0”,那麼信息時代和知識時代,社會大眾廣泛參與的創新,可以說是“創新2.0”。突出表現為“四化”特征:一是大眾化。開源軟件、創新社區、在線培訓等發展,迅速降低創新成本,為在全球范圍內獲取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創造瞭條件。二是全球化。創新環境更加開放,網絡平臺上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開展“全球協作”的案例比比皆是。三是創客化。個人代替企業成為經濟活動最小單位,創新與創業緊密融合。2014年全球最大的“創客”交流社區上出售創意產品的商傢已經超過百萬,銷售額14億美元。四是個性化。在互聯網和3D打印技術支撐下,規模化生產將更多被更加高效的個性化、分散化生產所取代。小微創新的靈感與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各方面的條件看,我國完全有機會在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完全有能力將13億人口、9億勞動力這些市場細胞的智慧和活力充分調動起來,使更多勞動者變成創業者、創新者,這將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不竭的動力源泉。

四、準確把握中國經濟轉型wish音響改裝發展的階段特征

(一)改革開放釋放瞭發展紅利。過去37年我國保持平均9.7%的速度增長,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63.6萬億元,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財政收入達到14萬億,相比1978年1132億的水平,增長百餘倍﹔進出口總值位列世界第一,達到26.43萬億人民幣。截至2015年8月初,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65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近3倍,黃金儲備規模為5393萬盎司,儲備規模已超過俄羅斯,在全球排名第五。

與此同時,我們還建立瞭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現在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隻有在中國才能都找到,這樣完備的產業體系也是重要的競爭優勢,這些都為我們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奠定瞭堅實基礎。

(二)要素和投資瓶頸已形成“倒逼”態勢。我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資拉動和高強度的資源要素投入支撐的。當前內外環境都發生瞭變化,要素和投資驅動的發展模式遇到瞭嚴重的瓶頸制約。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出口出現明顯下滑。我國入世後出口一直以兩位數增長,但近年來增速已經降至一位數。今年前8個月,我國出口同比下降1.6%,其中8月份下降6.1%,完成全年6%的增長目標難度很大。

二是投資增速持續疲軟。近年來投資增速平均每年下降2個百分點。今年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2%,7月當月增長僅為9.9%,再度降至10%以下。制造業投資受制於市場需求疲軟和實體經濟效益下滑,面臨更大壓力。很多地方反映項目儲備下降較快,新開工項目進入“空窗期”。

三是勞動力優勢明顯減弱。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速、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開始下降,從2012年開始,每年減少二三百萬勞動力, 農村轉移剩餘勞動力很快將出現拐點。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2000年以來,我國名義工資增速持續上升,東南亞大部分國傢勞動力成本隻有我國的50%,個別甚至不到20%,這些情況表明“人口紅利”已經在減弱。

四是資源環境矛盾尖銳。2013年我國創造的GDP佔全球12.3%,但消耗瞭全球50%的鋼鐵、58%的水泥、50.3%的煤炭。近年來,我國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上限,全國有70%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五是產業結構問題突出。我們生產的多是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產業競爭力整體不強。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壓力很大。

(三)創新驅動轉型已經在路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focal汽車喇叭速發展,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條件逐步成熟,能量開始集聚。人口優勢正在向人才優勢轉化,我國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超過1.5億人,比日本總人口還要多2000萬。科技水平得到瞭長足發展,一批富有創新活力的企業展現出瞭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從各地方各行業的具體實踐看,創新驅動轉型的趨勢愈發明顯,經濟運行出現瞭明顯的區域分化、產業分化特征。從區域看,經濟轉型佈局早的地區發展態勢較好。東部和部分中西部地區創新驅動轉型佈局早、調整快,能夠保持較好的投資效率和發展質量,經濟增長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有的地方還實現瞭逆勢回升。而同期有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過度依賴資源能源,產業結構偏重、偏粗,經濟增長遇到的汽車音響改裝困難更大。

從產業看,創新投入較大的高技術產業增長後勁更大。這兩年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迅猛,雲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增長點層出不窮。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連續9個月高於工業4個百分點以上,利潤增速領先優勢接近20個百分點。但是傳統工業遭遇發展瓶頸,特別是佔工業比重30%以上的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4個百分點,成為拖累經濟下行的重要因素。

總之,將創新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中央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落實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認識、開拓創新,齊心協力完成好這一重大歷史使命。

(作者:林念修,國傢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A786D2DF914F98DE
arrow
arrow

    td2jxb4w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